当下,高铁是中国城市一张含金量极高的名片。我国是世界上高铁系统技术最全、集成能力最强、运营里程最长、在建规模最大的国家。高铁堪称陆地交通“高大上”,特点是平顺、安全和舒适性,优势是载客量大、耗时少、正点率高、能耗较低。建设高铁,将带动沿线城市发展和土地开发,促进中心城市辐射和带动周边城市。
中国高铁路网中长期规划示意图(来源网络,非官方图)
6月29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原则通过了《中长期铁路网规划》。我国将打造以沿海、京沪等“八纵”通道和陆桥、沿江等“八横”通道为主干,城际铁路为补充的高速铁路网。“八纵八横”可实现相邻大中城市间1-4小时交通圈、城市群内0.5-2小时交通圈。内蒙古多个城市被纳入到国家“八纵八横”主动脉中,有的城市(比如:呼和浩特)甚至被列为重要节点。
八纵规划中涉及到内蒙古的线路:
第四纵:哈尔滨—香港大通道
主要包括哈尔滨至沈阳高铁(已经通车)、京沈高铁(正在建设)、京广高铁(已经通车)、广深港高铁(香港至深圳段正在建设)。其中京沈高铁将向北甩出两条支线高铁线路连接内蒙古通辽市、赤峰市。预计2019年底,沈阳乘动车1.5小时到通辽、2小时抵赤峰。
据悉,新建通辽至京沈高铁新民北站客运专线北起通辽市,向南经科左后旗甘旗卡、辽宁彰武引入在建京沈高铁新民北站,线路全长197km。其中,内蒙古境内92km,辽宁省境内105km。全线共设通辽、彰武、新民北等4个车站,工程总投资171.71亿元,设计时速250公里。
新建赤峰至京沈高铁喀左站客运专线北起赤峰市,向南经平庄、宁城、建平,引入在建京沈高铁喀左站,线路全长157.4km。其中,内蒙古境内102.6km,辽宁省境内54.8km。全线共设赤峰西、平庄西、宁城、建平、喀左等5个车站,工程总投资170.45亿元,设计时速250公里。
京沈高铁全线计划在2019年通车。京沈高铁的建设,将形成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兴安盟、通辽、赤峰进入北京和呼和浩特的高铁通道,并加速蒙东地区经济上融入东北的步伐。通过京沈高铁连接京呼高铁,构成了内蒙古东西高铁大通道的主干,将有力支撑自治区未来的发展。
第五纵:呼和浩特至南宁通道
通过上面的地图看走向,大致是呼和浩特至太原高铁(包括大西高铁大同至太原段),然后太原至郑州至襄阳,然后襄阳经常德、永州至南宁。
这条线路待建设的部分比较多,目前主要有大同至太原的高铁在建,衡柳铁路可以利用,其他段落均需要新建。
第六纵:呼和浩特至三亚通道
这也就是民间著名的包海铁路,但是如果我们仔细看新华社透露的地图,发现官方版本的与民间版本的区别很大。根据新华社地图,我们大致可以判断,官方的呼和浩特至三亚大通道,主要走向是呼和浩特经包头到太原,然后走大西高铁太原至西安段,然后西安到重庆、重庆到贵阳,贵阳到南宁,南宁到海口到三亚。
民间版本的包海铁路
这个大通道链接大城市较多,民间呼声很高,很多线路已经开工。
八横规划涉及到内蒙古的线路:
第一横:北京至兰州通道
北京至呼和浩特至银川至兰州高铁规划
主要包括北京至呼和浩特至银川至兰州。(上图中箭头所指的方向)。
该线路内蒙古段的进展为:今年6月28日,内蒙古首条高铁张家口至呼和浩特客运专线的30座隧道全部贯通。
张呼铁路客运专线是内蒙古首条高速铁路,途经内蒙古呼和浩特、乌兰察布和河北省张家口市,全长286.8公里,设计时速250公里,于2014年7月开工建设,设计工期4年,建成后将与目前在建的京张高铁接轨,形成内蒙古西部地区进京快速客运通道。
近日,京张高速铁路也全面开工建设。全线预计2019年年底通车,届时,从张家口到北京最快运行时间将从3个多小时缩短至50分钟左右。届时,通过京张—张呼高铁,内蒙古人将实现“三小时内进京”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