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建设信息 房地产 网上设计 BIM研究与应用 网站建设 成果展示 装饰装修 关于我们
民居类历史建筑再生利用的功能定位探索

历史建筑的保护与利用一直是对矛盾综合体,但它们又相辅相成、不可或缺。保护是为了延续建筑的历史价值,而利用是为了能更好地保护,只有合理使用建筑才是延长建筑寿命的关键。合理利用首先是要明确功能,正确的功能定位能促进保护,错误的功能定位则会破坏历史建筑,如何把握尺度是目前杭州市历史建筑保护工作的重点、难点问题。

杭州至今已公布六批共计336处历史建筑,其中民居类建筑所占比例高达70%以上,这些民居建筑普遍存在居住密度大、居住环境差、配套设施不全等情况,如何将这些民居类历史建筑有效整治、合理再利用是目前保护工作的重点、难点问题。

杭州民居类历史建筑大致可以分为传统民居、花园别墅、里弄住宅三类。根据其风貌特色的不同,结合目前整治利用较好的案例,本文试图归纳分析出较适合杭州民居类历史建筑的再利用模式。

案例1:传统民居“孩儿巷98号”

传统民居是旧建筑体系的延续,多为合院式布局、一至二层的木结构建筑,装饰较为质朴。有着杭州本地的特色做法,主要包括:泥墙、海线砖翘畈、硬山马头(剁头)、中式石库墙门、雕花大梁、挑阳台、硬挑头。部分装饰构件体现出西式风格,如雕花栏杆、券廊等,代表建筑:孩儿巷98号民居建筑。

孩儿巷98号民居建筑位于下城区孩儿巷,是一幢明清建筑风格的古宅,建于清朝年间,占地面积约956平方米,建筑面积约469平方米。建筑为一处三进院落,双层木结构;整体建筑为回廊式布局,三开间五进走马楼,是标准的江南民居建筑风格。

整幢建筑的木材主要选用“杉木取心”制作而成,既坚硬又防雷、除蛀,不变形。门窗因当时没有玻璃,选用了半透明的河蚌壳,用作防晒挡风透光的材料,别具匠心,相当罕见。而二楼的窗檐用青石板构筑更为少见。建筑内有集宋、明、清三个朝代民族风格的木雕艺术。其门窗、板壁及围廊上都有蝙蝠八卦寿木刻花纹。还有透雕、半透雕、手雕,工艺精致,造型别致。客厅一排八扇落地门窗上,有绍兴江南鱼米之乡的小桥流水、乌篷船、鸬鹚捕鱼、文人下棋等风景画雕,美轮美奂。

整治前,该建筑处于长期超负荷使用的状态中,天井内搭建严重,木构件糟朽不堪。2004年,该处建筑进行全面搬迁和修缮,经过整治,历史建筑焕发出新的光彩,不仅恢复了外部风貌和内部格局,修复了雕花门窗等特色构件,同时对院落进行了园林式布局,使建筑环境得到很大改善。

该建筑建造时功能定位明确,为一户人家居住使用,故门厅、主楼、厢房、天井、院落都井然有序。后经多番变革,变成多户人家居住的大杂院,原来空旷的大厅被分割成数份改为居室,供人休憩观赏的天井被各种违章搭建覆盖。要彻底整修该建筑只有将住户全部外迁,才能拆除违章、恢复原有格局。该处建筑所在街区曾居住过南宋爱国诗人陆游,虽现在街区内仅存这一幢宅院尚完整的老建筑,但人文历史底蕴深厚,且该建筑是杭州历史建筑保护的起源,故设计初期就确定功能为“陆游纪念馆”,既保证历史文脉的传承,又能让大众共享这份资源。

类似于这类传统民居,其他城市和古镇如福州的陈氏五楼、南浔的小莲庄等大都用做参观展示,这些建筑规模较大、环境优美,用作旅游展示非常适宜。但杭州的民居情况有些特殊,由于城市化进程的过快发展,许多大型传统民居已无存,保留下来的建筑原本就是一些普通民宅,规模不大,能留下来的就更小,有些甚至只保留下一进院落,且周边都高楼林立,历史环境遗失。类似于孩儿巷98号这种保存较为完整的传统民居在主城区很有限,其院落格局清晰、内部空间流线明确,存留的特色构件较多,修复后作为公共展示空间,除专项内容的展览,建筑本身就是一个历史博物馆。而对于那些保存体量较小的传统民居,可以适当降低居住密度,改善居住环境,配套设施设备,对建筑结构做适当加固,如位于老小区内,可作为社区活动中心,在保护建筑延续文脉的同时,兼顾回馈社会,促使更多的周边居民认识历史建筑、合理使用历史建筑。

案例2:花园别墅“邮电路16号”

花园别墅源于民国时期对西式建筑的推崇,多为二至三层的砖木结构建筑。多采用砖墙,梁架为木构。檐柱则砖柱、木柱皆有,建筑前后设置花园,代表建筑:邮电路16号民居建筑。

邮电路16号民居建筑建于民国时期,约1933年,建筑面积1130平方米,其主楼为一幢三层混合结构的别墅建筑,建筑坡屋顶形式精巧、富于变化,清水砖砌筑的外墙简洁质朴,尤其建筑南立面开敞外廊、巴洛克立柱、马赛克地面以及铸铁栏杆,具有近代中西式别墅的典型特征。

该建筑原占地面积较大,北临里仁坊巷,南面邮电路。由于历史变迁、几经易手后,其位于里仁坊巷的后天井由某丝绸厂建造三层楼房,现为住宅,位于邮电路前花园天井的平房,上世纪80年代由杭州市总工会拆除后,在原基地上建造四层住宅,现为住宅,而主楼的砖木结构假三层房屋保留至今,建筑物的大致容貌尚存,只是违章搭建和改建甚多。

整治前,该建筑因年久失修,屋面渗漏,木构件糟朽情况严重,住户后期改建、搭建较多,建筑安全性和风貌完整性均较差。2010年该建筑完成全面搬迁开展修缮整治,修缮工程对历史建筑周边的后期搭建建筑进行拆除和整治,较好地恢复了历史建筑原有外部风貌,包括外廊,并修复了历史建筑内部楼梯、马赛克地坪、屋架、廊道裙板等主要风貌和特色构件,还按照“可逆、可识别”的原则对建筑原结构进行整体加固和修复,在保留原结构不变的前提下,通过新增一套钢结构体系,大幅提升历史建筑的结构安全性和耐久性。此外,考虑现代使用功能的需要,对历史建筑内部的水电设施、消防设备、暖通设施进行合理完善。

该建筑原为徐氏故居,为大户人家私宅,原有前后天井花园,平房数间,徐氏当年修建主楼考虑防火要求采用了混合结构,混凝土柱、木梁架、砖墙维护,底层架空、南面三个老虎窗配以碉楼设计,这样的设计风格在当时可谓“引领潮流”的表率。后“72家房客”超负荷使用,加上周边大拆大建,想要恢复原有的格局风貌可实施性已不高。考虑该处历史建筑周边还有里仁坊巷17号和邮电路8号两处历史建筑,相邻近、体量又小,将这三处历史建筑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统一规划设计进行使用,主体功能定位是“中小型办公场所”。邮电路16号作为该建筑群中的主体建筑,其功能定位为主体办公空间、会议空间和接待空间;里仁坊巷17号在建筑群中规模较小,可作为相对独立的小型办公空间、辅助空间;邮电路8号为一传统民居建筑,其功能定位为办公服务空间和展示空间。

花园别墅类历史建筑结构承载能力优于传统民居的木结构,一般主楼二至三层,有阁楼甚至露台,内部中廊设计居多,两面各为规整的房间,建筑面积在1000平方米以内,如仍用作居住使用,很难给每户人家配置厨卫等设施,如设计为私宅、会所又不符合当下国情,这类建筑更适合在加固后作为中小型办公场所,这样荷载相对稳定,又不会因生活需求乱搭乱建而破坏建筑风貌格局,且办公空间也是个半开放空间,符合历史建筑面向大众的宗旨。当然,花园别墅作为纪念展示空间也是不错的选择,如近年西湖周边进行楼、堂、馆、所整治时,就将历史建筑“菩提精舍”设计为杭州党史纪念馆。作为展示空间,对荷载的要求较为严格,又要考虑消防疏散问题,对于历史建筑的改造力度较大,这也是目前再利用较为争议的问题。

 

案例3:里弄住宅“湖边建筑群”

里弄住宅反映出房地产业的早期发展,其总平面布局吸取欧洲联列式住宅的毗连形式,而单元平面则脱胎于传统三合院住宅。其中,早期的平面是将传统民居的前门改为了西式石库门,前院改为天井,形成三间二厢及其它变体。一般大门设在中轴线,入内为一长方形或正方形天井。主屋正中为客堂,左右为次间和厢房,客堂后面设横向楼梯,再后为横向长方形天井,最后为灶间等辅助用房。后期单元平面进一步压缩,减少了侧房,从而形成天井院的格局,代表建筑:湖边邨建筑群。

湖边邨建筑群坐落于上城区长生路南侧、蕲王路东侧。建于1929年,总建筑面积约1623.5平方米,是杭州建造较早、规模较大、式样较美的新式石库门里弄建筑,它既有中国传统建筑的出山封火、门面挂落、出檐马头和庭园水井,又巧妙地融合了欧式建筑的门楣浮雕、清水砖墙、屋顶露台和百叶窗扇,精致、大气、秀美。

该建筑群因近西湖边故名,其主入口位于长生路,为弄堂石库门,门楣上有“湖边邨”字样,东面原有石库大门,后封闭。建筑群由并排的东、西两列里弄建筑组成,中间以过街楼相连。建筑外立面为清水砖墙,两坡硬山屋顶、透起封火。每个单元皆为一户一门,户与户间以砖柱隔断,二层的错层楼梯平台处有一亭子间,顶楼有露台,带水泥栏杆。民国时期修建时主要用于出租收费,后用作宿舍、民居。

整治前,该建筑群中四个单元为大韩民国临时政府杭州旧址纪念馆,其余为多户居民居住。由于居民众多,每户人家室内面积不大,建筑的外廊被封闭使用,露台搭满建筑,里弄两边都是水龙头和洗衣用的石板。建筑年久失修,屋面渗漏,外墙风化严重,木结构虫蛀、腐朽,室外地面杂草丛生、青苔遍地,室内严重返潮。2012年,某精品酒店对该处历史建筑进行全面整治装修,采用国际先进技术进行墙体防潮、外墙修补、内墙加固、白蚁防治等大量细致的工程,不仅较好地修复了历史建筑外部风貌,内部还按照精品酒店的功能进行合理更新,历史建筑的结构安全性、保温隔热性能、配套水电设施、消防预警能力等均得以大幅提升。

该建筑群建造初期定位为出租住宅,其模式类似于现在的排屋,一幢建筑多个墙门,虽彼此相邻又独门独户,每个单元的建筑面积都在100平方米以内,房小却精致,日常功能需求都能满足,且带天井、阳台和露台,里弄里还有水井,临近西湖的地理位置尤其可贵,不仅当时就是在当下也是少有的好环境,较适合当时中产阶级居住。考虑到整个建筑群保存较为完整且位于西湖景区边上,热闹又相对独立,故将其功能定位为服务于旅游的精品酒店。区别于传统旅游宾馆,湖边邨酒店整体项目与大韩民国临时政府纪念馆,借鉴上海新天地的经营模式,结合湖滨地区的历史文化资源,对历史建筑进行保护性开放,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历史文化价值吸引对老杭州感兴趣的市民和游客。建筑群底层呈田字形排布,十字里弄,恢复东西两侧石库门,并作铁艺大门供消防使用。北侧建筑面街,主要用作小型西餐厅和纪念馆,局部作为客房,南侧建筑主要作为客房使用,在主要里弄里设置景观绿化和休憩场所。

里弄住宅始于20世纪前期,西方文化的引进和国民生活方式的改变,出现了里弄这样由房地产商开发,批量化、标准化为特征,供出租、出售的商品住宅。这类建筑一般都是两幢建筑以上的建筑群。看上去体量很大,但实际上是多个小单元的组合体,要在保护的基础上改造利用,这就限制了一些大型商业的入驻。国内较著名的里弄建筑再利用要数上海的新天地,在老上海石库门中体现新时尚。餐饮、商业、娱乐、文化各类店铺在一条笔直的步行街上整齐有序地排布,室外依旧青砖铺地、青红交加的清水外墙,室内各种现代化的设施设备,强烈的反差更显示出老建筑的与众不同。目前,杭州的里弄建筑除部分仍作住宅外大多被用作小商业、小餐饮使用,经营的需要和无序的管理,使建筑的风貌和空间结构难以有效保护,凌乱的招牌和卷闸门替代了老石库门,电器的饱和使用和明火加工成为安全隐患。湖边邨的整治成功,开辟了里弄建筑再利用的又一种途径,巧妙地将住宅改为酒店,原有空间布局和居住功能得以保持,配以现代化的服务管理,值得推广。

近年来,杭州历史建筑的数量在不断增长,保护的模式和理念也在不断创新。保护不再是简单的修缮,更注重的是如何使用。

上述三处案例是目前杭州历史建筑保护再利用不断尝试、较为成功的样本,希望通过对经典案例的总结、比对,开拓思路、研究出更适合历史建筑的功能定位,为全市历史建筑的全寿命管理补全重要环节。

钱之茜

 
 


上一篇:广州力推绿色节能村庄建设 下一篇:千年古城迎重生
关闭网页 返回首页
关于我们  |  招贤纳士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网站资料如有侵权行为 请及时通知我们
备案号:蒙B2-20050043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蒙B2-20170054
内蒙古亿欣建筑策划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http://www.hyjz.com/
Email:fwzj@hyjz.com 电话(0471) 3994931